汝陽杜康仙莊是中國秫酒的發源地,中國酒文化的搖籃,酒祖杜康在此創造了秫酒,開創了釀酒之先河。仙莊位于城北25公里,龍嶺和鳳嶺之間,依山傍水,仿古設計,主體建筑為廊院式格局,高低錯落,虛實對比,結構、造型、色彩集漢、唐、宋
迎江寺,原名“萬佛寺”,始建于北宋開寶七年(公元974年),清代改稱“迎江寺”。迎江寺是組古建筑群,為沿江一顆古建筑明珠。數百年來香火奇旺,久盛不衰,僧徒曾達千人。歷代名流名宦紛紛蒞寺攬勝,吟詩作賦。 迎江寺占地3萬余平
西雙湖風景區,國家2A級旅游景區,位于東海縣城西部,東西長3.2公里,南北寬2.65公里,總面積約8.1平方公里。整個景區分為兩大區域,即生態觀光園區、運動休閑區。生態觀光園有兩大項,即濕地公園和植物公園;運動休閑區有兩
陽朔工農橋地處十里畫廊的中段,它位于321國道上,這里是陽朔喀斯特地貌風光的精華所在。站在工農橋上向兩側望出去,只見眼前群峰起伏、山水相映,更可見經典景觀“駱駝過江”,是一處絕佳的免費觀景點。工農橋位于遇龍河、金寶河、田
馬爾代夫天氣馬爾代夫的天氣通常極宜于拍照:陽光普照的白晝,微風輕拂的夜晚,溫暖芳香的清晨,以及虹色流離的黃昏。 氣溫幾乎一成不變 - 這使得度假打包行李變得簡單易行。 全年平均氣溫大約攝氏30度,大多數日子均陽光明媚,從
女媧祠的建造年代,目前可追溯到秦朝,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1986年,天水牧馬灘出土秦墓木板地圖,其中繪制葫蘆河的2號圖標有一亭形物。據學者考證,此亭形物當為女媧祠。胡纘宗在《秦安志》中也記載,女媧祠“建于漢以前”
陽朔高鐵站位于陽朔縣興坪鎮以東的山腳下,距離陽朔縣城約34公里,是貴廣高鐵全線除貴陽北和廣州南之外最大的中間站。車站建筑面積達1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5億元,共6個軌道、兩個站臺,車站預計年旅客發送量為108萬人次。
趙莊遺址位于武陟縣西南30公里處的大封鄉趙莊村南。遺址東西長350米,南北寬200米,面積約7萬平方米。文化曾包括仰韶文化、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和西周戰國文化。遺址西部主要為二里頭文化區,出土有大量擬質灰陶細繩紋陶鬲、大
芳草坪面積約10000余平方米,她像一面艷麗的地毯,鋪在群山密林間。芳草如茵,野花遍地,那幽香沁人的野花會醉倒遠道而來的游客。這里既是激情的樂園,康定情歌主人公的愛情故事也是從這里開始的;芳草坪也是揚鞭躍馬和耍壩子的天然
明月灣古村位于太湖中的第一大島西山島的南側,西山島北有太湖大橋與陸地相連。相傳春秋時古村已有人居住,現在看到的古建筑主要建于清乾隆年間,并沒有太大的驚艷,不過就在太湖畔的位置帶來了浩蕩的湖景和美味的湖鮮,頗為吸引人。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