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鐘就有1趟動車停靠
高鐵開通前,由于桂林全市只有一條湘桂鐵路經過,作為基礎交通工具的鐵路運輸在通道能力和客車開行對數都相對有限,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桂林旅游產業的發展。
2013年底衡柳高鐵和2014年底貴廣高鐵的相繼開通運營,兩條高鐵以桂林市為中心呈現“十字交叉”,使桂林市形成了北通南達、東進西聯的高鐵交通局面。兩條高鐵開通后,為桂林市帶來了8個新的高鐵火車站,其中衡柳高鐵上有永福南站、興安北站、全州南站,貴廣高鐵上有桂林西站、桂林北站、五通站、陽朔站、恭城站,加上既有的桂林站,桂林全市形成“一城九站兩高鐵”的發達高鐵交通格局。
至此,桂林市每天開行的動車組列車數量達到140趟,連通全國14個省市自治區,每10分鐘左右就有1趟動車組列車停靠桂林,從南寧、貴陽、廣州等城市乘坐動車出發,3小時內即可到達桂林;從深圳、長沙等城市出發,3個多小時就能到達桂林;北京、上海、南京、杭州、西安、寧波等城市8到11小時也可抵達桂林,旅途時間大幅壓縮,極大方便了旅客出行。
密集動車串境內景區如地鐵
高鐵開通后,桂林許多高鐵車站都直接設置在旅游景點、景區所在地。如陽朔站位于陽朔興坪鎮境內,附近有九馬畫山、遇龍河、圖騰古道等久負盛名的旅游景點;恭城站位于廣西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縣平安鄉,境內風光秀美,瑤族風情濃郁;永福南站附近有金鐘山景區,興安北站位于靈渠之畔、貓兒山附近,全州南站附近有天湖景區,桂林市區高鐵火車站附近美景更是數不勝數,象鼻山、疊彩山、“兩江四湖”、南溪山、獨秀峰等等。旅客下了高鐵便到景區,不僅免去了游客中轉換乘的麻煩,而且節約了旅行時間,實現了廣義旅游向精準旅游的轉變。
2016年4月7日,從廣州來的龍小鳳一行3人在廣州南乘D2822次到陽朔,準備自助游纜九馬畫山、遇龍河等景區。“桂林來了很多次了,我們就喜歡陽朔這里的山水,以前,我們要先坐車到桂林,再轉車到陽朔,比較麻煩,還費時間。陽朔站開通運營后,我們直接從廣州坐車到陽朔,方便、省時,這次清明節放假3天,我們早早就定好了車票,在陽朔住2晚玩3天,4月4日D2825次返回廣州,晚上回到廣州,非常合適。”龍小鳳高興地說道。
與此同時,桂林到恭城30多鐘,到陽朔20多分鐘,到賀州1小時,到三江30多分鐘,到永福20分鐘,到興安30多分鐘,到50多鐘,密集動車組列車,就像地鐵一樣把境內及周邊景區串連在一起,旅客游玩十分方便。
將成廣西第二個高鐵樞紐
據統計,自衡柳高鐵和貴廣高鐵相繼開通運營后,桂林火車站2014年旅客發送旅客738萬,2015年發送旅客1200萬,同比增長62.6%;2014年、2015年桂林市年接待游客總數逐步攀升,分別達到3870萬人次和4200萬人,同比增長9%。預計2016年,桂林市年接待游客總數將有望突破4500萬人。
"一城九站兩高鐵"的鐵路交通格局,為桂林全市的旅游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一方面,高鐵的開通和動車組列車的大量開行,使桂林市的旅游可進入性大大提升。另一方面,很多高鐵車站直接設置在我們的旅游景點、景區所在地,免去了游客中轉換乘的麻煩,實現了游客和景點景區之間的直連直通,大大增強人們到桂林旅游的積極性,促進桂林旅游業的發展”。桂林市旅游發展委員會副主任曹健說道。
為進一步推進桂林旅游業發展,深度開發高鐵+旅游方式,加強與鐵路部門合作,規劃擴大桂林北站站房面積,增開廣州、貴陽等方向動車組列車,并于2016年1月20日,正式開工建設國內第一個省府城市之外的動車所——桂林動車所。建成后,桂林將成為繼南寧后的廣西第二個高鐵樞紐,極大增加了桂林市的鐵路交通運輸能力與市場需求,真正把桂林打造成“高鐵+旅游”的便捷之城、旅游舒適之城。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