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城始建于北周,初為石筑。由于歷史的原因和近年城鎮建設的發展,正定城除現存城門外、已多為土城。東城門已埋于國防工事之下,南門存里城門和甕城門,西存里城門、甕城門、北存里城門及月城門。唐寶應元年(762年)因滹沱河溢水灌城,城日以圮,執政者對城墻進行拓建。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擴建為周長二十四里,高三丈二只,上寬二丈的土城。隆慶五年(1571年)真定知縣顧授始將土城改為磚城,后任知縣周應中申動府庫銀六萬余兩,征用真定府轄各縣民夫,分段興工,于萬歷四年(1576年)竣工。四城門東曰迎旭,南曰長樂,西曰鎮遠,北曰永安,并均附有月城和甕城。后世重修或改建也均是在此基礎上進行。在預防水患和軍事防衛上起了重要作用。
更多相關博文
白龍潭(2019-11-02)
真武廟(2019-11-02)
焦作市凈影風景區(2019-11-02)
陪嫁妝村(2019-11-02)
鳳凰嶺(2019-11-02)
云臺天瀑(2019-11-01)
錦繡云臺溫泉山莊(2019-11-01)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